山河靈光復妙麗

——藍麗娜山水讀後

劉曦林

大約在十多年前,族女畫家藍麗娜的漆畫《三角梅開了》以其清雅的格調、富有節律的形式受到專家們的好評,並很快入選《二十世紀中國美術——中國美術館藏品選》。當年,筆者被委任為該畫冊主編之一,對此畫始終未曾忘懷,一件佳美的畫作一旦打動了你的心,便永遠刻在你大腦深處的審美記憶之中。

相隔數年,藍麗娜又以一件更加新穎的多面體漆畫入選《中國美術60年》,應該說,只有具備相當藝術水準的作品方能載入這兩本大型史冊。

我一直以為,她仍然沉浸於鑲嵌、研繪、磨制她故鄉盛行的漆畫。沒想到,近年她又朝中國畫、油畫山水轉化了去,卻巧妙地將漆畫撒粉、研磨的工藝特技糅入宣紙和畫布,仿佛是漆畫、中國畫、油畫化合的邊緣藝術於畫壇獨樹一幟。我敬佩這位族女畫家的智慧,也許她不僅是中國第一位舉辦漆畫個展的女畫家,還應該是族文化史上第一位多能的女畫家,記錄在族和整個中國的新《玉台畫史》上。

最近我才知道,藍麗娜謙誠地信奉著佛教,法名妙麗居士。我雖不懂佛門奧秘卻尊重佛教,從她的畫裏我仿佛看到了一束佛光,與山水清音相伴,與紅日彤雲輝映。觀其畫,如眺層巒,滿目蒼翠;如臨懸瀑,心胸蕩然;如閱心經,回思色空之理;如聞雅樂,品高山流水之味,均遠離塵世的繁囂,寄託著她對理想世界的嚮往;均以其真情入畫,故能感於中,形於外而感於人也。她像所有佛門弟子那樣傾心于大自然,這使她自然而然地在藝術上也以造化為師,然而又不拘泥於某山某水,而是將那青山綠水、朝露白雲化為胸中的意象,放飛浪漫想像的羽翼,任筆墨色彩在宣紙、畫布、木板上噴撒流淌,肌理多變而整體渾然,色墨豐富而意境純化,仿佛為中國畫增添了西畫的語彙,又為油畫注入了些中國畫的氣韻,不期然而然地成為中西繪畫化合的又一代範例。

藍麗娜的藝術途程令人自然地想起了主張中西藝術兩座大山化合的林風眠。前輩大師提供的歷史經驗是只有進入這兩座大山深處,方能臻于兩峰相會別有天的第三座高峰。藍麗娜是位具有般若智慧和潛心修行素質的藝術家,祖籍海邊的她知道大海的遠近深淺,祝願她在藝海揚帆的遠航中到達她更加妙麗的彼岸。

 

 

黑夜裏舞動火把的巾幗

——初識藍麗娜與她的作品

如果你是一個常懷赤子之心的人,那麼你會發現藍麗娜的畫,其實是可以閉著眼睛來欣賞的!

認識藍麗娜純屬偶然,就在幾天前河北道協要在北京市全國政協禮堂舉辦演出活動。我有幸也隨之前往,上午進入禮堂大廳時,恰逢廳內正在舉辦個人畫展。由於上午忙於排練,我只能在一幅題為《聖水》的作品前粗略地掃上幾眼。目光雖是短暫,但作品中那飽含激情的如血管中澎湃著不屈的生命力般急速的溪流,卻似一位舊時的故人在瞬間為我心靈深處中滿上了一盞醇酒!

上午的排練結束後,我便帶著這般無酒的“醉意”顧不上吃工作餐(我平時都是喝美了酒便不思茶飯的)就急於想再次仔細的欣賞展廳中的作品(中午有充分的休息時間)。當我急速的腳步聲在每一幅展品前沉默時,此刻都仿佛是一次我與作者在通過無聲語言進行靈魂深處的交流:每幅作品雖是寂寞的,但它們卻從未有過片刻的沉默,它們在咆哮,它們在呐喊!它們在張顯著生命對於理想的激情與堅定!它們之所以寂寞,是因為都市中那一顆顆浮躁的心,是無法發現寧靜中存在的致遠,黎明前蘊含的曙光!之所以從不沉默,是因為它們有著對生命的責任,有著對理想的追求,有著對正義的堅定!所以它們在咆哮,在呐喊,在呐喊聲中敲醒一個個久已麻木的心的靈魂!

欣賞過作品後,我接下來想做的事就是——認識作者。

當我看過作者簡歷時,我對作者有個初步瞭解(我一向都是先要瞭解其人做的事,欣賞了而後再瞭解其人):藍麗娜,女、族。中國第一位舉辦個人漆畫展的女畫家!

懷著敬仰之情,我最終找到了作者本人——藍麗娜。她兩肩飄逸的長髮映襯著一張極為俊秀的面孔!體態靈玲,道骨仙風,加之白衣素裹,宛若雲中仙子!尤其一雙慧目,全無半點被世俗之煙薰染過的痕跡。單是僅憑這一樣,我便是在塵世上有不知多少年沒有見到過了。

初次交談時也卻少不了一絲尷尬。當我問起藍老師是否在此次畫展中也要展出一些國畫作品時,得到的答案卻讓我非常驚訝,而後又不免心中有不少的慚愧。因為我剛欣賞過的每一幅作品,全部都是中國畫!讓我為之驚訝的是:那一幅幅在光影下,飽藏著作者內心情感與思想交織在一起的,宛如交響樂般的畫面,竟然會出自水墨、丹青之下!而更讓我為之慚愧的是:忘我的欣賞了這麼久,居然一直以為是油畫……

但慚愧之感剛湧於我的面頰時,我胸中卻有一股激流強悍的衝擊著我的下顎,不由口中迸出一句:“中國畫沒有死,他可重獲新生了”!

此刻我的心情,已不再是單純對於作者藝術上的敬佩和人格上的欣賞。而完全是一種感激!感激她為失明在暗夜處的中國畫,勇敢的舞動起一隻滾燙的火把,為中國畫照亮一條,能夠找到通往黎明的途徑!

曾有言:中國畫自宋代後,便無中國畫了,想想不無道理。雖有筆墨技巧上的革新,但最終沒有掙脫於情感、思想、人性、宇宙觀、人生觀上的束縛。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的題材,缺乏思想性的畫面,最後得到的結果就是“湯換藥不換”。千百年前人嚼過的東西,千百年後的人還在嚼,只不過換了口假牙罷了!

眾所周知,繪畫為世界七大藝術之一(建築、音樂、繪畫、雕塑、詩歌、舞蹈、電影)。既然繪畫是藝術中的一個範疇。那麼,我們就應先瞭解藝術是什麼?藝術:用形象來反映現實但比現實更有典型性的社會意識形態。或用法國雕塑家羅丹的一句話講:藝術就是情感!

而繪畫既然屬於藝術(當然工藝美術除外),那麼其必然是不論用什麼樣的器材、工具、技巧,最終是要表達、傳遞作者的思想、情感的真實寫照。畫中內容思想深邃的自然比畫中思想浮淺的高。畫中內容情感豐富的也自然要比畫中情感單一的水準高!

也就是說那些匠味十足的,充滿著故弄玄虛的筆墨,儘管天花亂墜,也不過就是一紙裝飾圖案罷了。它給欣賞客體起到的作用不過就是僅能滿足一下眼球的轉動罷了。因為它在畫面之中沒有蘊含過任何東西。這一點很像目前流行的相聲、小品一樣。讓你在哈哈一樂過後,都想不起剛才為什麼要樂了。

藍麗娜的中國畫則不然,她完全擺脫了中國畫在對題材上的守舊,對筆墨的束縛,對色彩的單一,對作者應有的那份激情的任意低調(這一點很可惡),對於想像力的扼制!更值得稱頌的是她對於藝術創作正義而勇敢的態度(這一點是我最值得敬佩的)!她的人與畫都是寬廣的,正如她筆下描繪的江河,在渴望光明中奔湧著生命的力量!將那一座座無形的狹隘的堤壩沖毀、沖走!在她的筆下中國文化與世界的文化才真正的聯合了!

沉靜、俊秀又少言的藍麗娜更像一個英雄式的人物。因為她勇敢!她勇敢於她有在荒漠中開闢道路的理想,她有為實現理想而不屈的精神!

她讓我想起魯迅的一句話:“中國的脊樑”!

道教全真教龙门派二十一代传人、2009五岳祈福华山形象代言人:郑至新
2011126
 

 

不解之緣

──藍麗娜的漆畫之路

喬十光

    在長城腳下的懷柔城,有一位來自閩南鄉的女畫家藍麗娜。在她簡樸的新居裏,看不到什麼時髦的傢俱,更沒有現代的家用電器,難怪房管站的師傅說:你的家裏怎麼什麼東西也沒有。其實,她家的四壁掛滿了大大小小的畫,她的心裏充滿著激情,滿腦子都是她的藝術。

    還是在1986年,前蘇聯冬宮藝術博物館和東方藝術博物館展出的中國現代漆畫展上,有一幅天真得像兒童畫,樸素得像農民畫一樣的作品:在深沉的背景上,用蛋殼一排排重複地鑲嵌著像鍵盤一樣的白色樹幹,自由而有序,極富節律感,給人以很深的印象。這便是藍麗娜的《樹林》。1988年,當我在福州見她時,她還是一個溫文爾雅、清秀嬌弱的女孩子。《樹林》便是她的第一幅漆畫作品(此畫榮獲中國漆畫展優秀作品獎)。

    1990年,我卻意外地收到了藍麗娜漆畫藝術展在福建省博物館開幕的請柬,不免大吃一驚:福建漆畫家如林,首次舉辦個展的為什麼卻偏偏是個涉足漆畫不久的女孩子?再者,一幅漆畫的創作,往往要經年曆月,在短短兩年時間裏,就能有幾十件作品問世,莫非有神相助?

    1991年,又一次使我感到意外:藍麗娜竟把她的個展搬到了北京天安門廣場東側的中國歷史博物館。四十幅自由活潑、富有創新銳氣的漆畫作品,一下子推到了首都觀眾面前。一些報刊稱讚她是第一個在首都舉辦漆畫個展的女畫家,真是後生可畏啊!

    在藍麗娜的作品中,我最喜歡《戲的印象》,這是裝置在兩個立方體上的一組八幅系列。造型、設色都非常自由,乍一看,只是形與色的交響組合,仔細看,才見戲的影子。這是半抽象化的戲,也是漆化的戲。1991年,這件作品在浙江美術學院舉辦的“’91中國西湖美術節上榮獲金獎。(這件作品在“’96中韓漆藝交流北京展時被中國美術館收藏,後被編入《中國現代美術全集》漆器卷。)後來,我在巴黎看到法國現代畫家丟布菲的作品,非常激動,覺得很像漆畫。就想到藍麗娜的《戲的印象》。丟布菲就是以雅拙造型加上獨特的製作肌理而獲得世界性的聲譽。

    《三角梅開了》也是一件成功的作品。它一反漆畫深沉厚重的常態,在以蛋殼鑲嵌而成的白色背景上,圖案化了的三角梅鋪天蓋地,平面展開,兩個女孩徜徉其中,簡直是一個活潑輕快,天真爛漫的幻想世界。據作者講,這是在作畫時,朵朵三角梅飄落到漆板上引發的靈感。可見作者的童心。此畫,1995年入選第四次世界婦女大會中國女美術家作品展,並被中國美術館收藏(後被編入《中國現代美術全集》漆畫卷)。

    女》是作者的自我寫照吧。紅白線條組成的民族服飾,極富現代構成意味。這是佘族人民審美意識積澱而成的美的格式。在畫家藍麗娜的眼中不僅看到了它,而且還恰如其分地用銀朱和蛋殼把它翻譯成漆畫。此畫構圖也頗具匠心:一手背後,一手置於胸前,富有變化而又極其自然,從而避免了正面人像容易出現的平板。

    藍麗娜的好作品還很多,如《魚》、《高原少女》、《很久很久以前》……這不能不使我們思索一個問題:藍麗娜雖然考入中央民族學院,只習過半年不算是科班出身。雖然出生於漆藝之鄉的福建,卻沒有跟隨那位漆藝匠師學過徒,為什麼卻奇跡般地出了成績?大凡成功的人都離不開朋友們的幫助,也都有本人的內在原因。每每談及這裏,她總是十分認真地說:在她人生旅途的關鍵時刻,總是得到朋友的幫助,好像命運之神時時關照著她一樣,她在心裏默默地感謝著他們。那麼藍麗娜本人的內在因素是怎樣的呢?讓我們試著去尋找答案吧。

    藍麗娜有著雖說不算坎坷,但也決不算平坦的經歷。文化大革命開始的1966年,恰恰是她讀小學的年齡,她是舉著語錄走進小學課堂的。1976年,她又隨著十年文化大革命的結束而走出中學校門,命運又使她走進了同代人上山下鄉的行列。在沒有受過嚴格的中小學教育的她,竟被任命為中學民辦教師。為了教,她必須學,就這樣邊教邊學,她以驚人的毅力補習著知識。直到後來恢復高考,才結束了下鄉的命運。

    在每一個人都無法抗拒的社會環境下,由於她的個人奮鬥而取得的這些小小收穫,不僅鍛煉了她的吃苦耐勞、堅毅自信的品格,也更加燃燒了她如饑似渴的求知欲望。在朋友的幫助下,她破釜沉舟,毅然辭去公職,隻身來到北京,在沒有進行過任何專業訓練的情況下,竟然一舉考進了中央民族學院美術系民族工藝班。但誰又能料到,學習不到半年,她又不得不輟學回家。

    但任何力量也不能阻止她對藝術的一往情深,她全身心地投入到創作中去。工作起來,往往十幾個小時不停筆,真是廢寢忘食,像是著了魔。遇到技術問題,就去漆器工廠參觀,請教師傅。失敗了,磨掉重來,有的畫翻工數次,歷時兩年之久。

    過人的才情以及藝術的機緣,也是使她成功的重要條件。藍麗娜雖然沒有受過嚴格的科班訓練,沒有學過明暗光影素描,沒有受過冷暖色彩的薰陶,然而她有一顆愛藝術的心,這顆心對藝術有著特殊的敏感和直覺,有著無窮的想像力和靈感,她自信自己的眼睛對藝術形式的直覺判斷,總是我行我素地去營造自己心中的世界。對一個藝術家來說,這是比技術更為重要的素質。當藍麗娜與藝術結緣之後,她的這種素質得到了最充分的發揮。

    “一團漆黑的漆,不僅表現冷暖色彩一籌莫展,就是表現三維空間也往往力不從心。因此,對於漆,不僅迷信印象派的畫家不予問津,而且恪守契斯嘉柯夫素描體系的人,也是退避三舍。而藍麗娜和漆之間,卻沒有這種語言障礙。可以說,,藍麗娜的藝術首先是從漆畫起步的。她一開始運用黑漆、紅硃、金銀、蛋殼等材料作畫,就覺得合理合法,運用髹塗、罩染、研磨諸手段,也覺得天經地義,她沒有先入為主的東西。如果有,那就是漆。

    與一般畫家相比,藍麗娜選擇了漆;和一般漆畫家相比,她保持了創作中的自由天性。從而形成了藍麗娜特有的既區別于一般畫家,也區別于其他漆畫家的個人風貌。藍麗娜勇敢地也幸運地走出了自己獨特的路。

    1996年,又給藍麗娜帶來了好運。十月在日本東京,世界漆文化會主辦的世界的漆展,藍麗娜的作品被邀請參加。也是十月,北京中國美術館舉行的“’96中韓漆藝交流北京展,藍麗娜的作品也被入選。經過三五年身心略為調整,銳氣不減當年的藍麗娜,下一步如何走?是重蹈覆轍”“挖深井繼續在漆畫上強化自己?還是另起爐灶情移別處?酷愛藝術然而生性愛變的藍麗娜,也許會出乎大家意料的走出一條嶄新的路。

    “人的一生只能做好一件事。是一句極富哲理的話。許多有成就的畫家一生也就畫好了一張畫如黃賓虹、李可染、莫地裏安尼、凡高等。我認為,人到中年的藍麗娜,應該乘勝前進,繼續把這幅畫畫得更好。

    我衷心的祝願命運之神繼續降福給藍麗娜,讓她創作出更新、更美、更多的好作品。

1997
 

 

 1 2 3 4 5 6

 

當前位置:藍麗娜藝苑——名家點評——第

 
 
 

 

 


 

版權所有:藍麗娜  

2005曇花貝葉草庵製作   微信mingjingt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