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廷珍簡介

    藍廷珍(1663-1729),字荊璞。為藍理堂侄孫,以軍功提任定海營把總,後任溫州鎮標中營遊擊,被譽為“閩浙第一良將”。康熙五十八年春,任澎湖副將,夏秋間又改授為南澳總兵。康熙六十年夏天,臺灣爆發朱一貴起義,藍廷珍奉命入台平亂,戰功顯赫,被康熙帝授予“平臺大將軍”,任閩台水陸提督。平臺後,藍廷珍針對朝廷制定的劃界遷民政策,提出對臺灣百姓採取教化的辦法,鼓勵百姓開拓荒地,使地盡其利,人盡其力。同時,推行保甲、團練等制度。對臺灣的社會安定,防止外敵侵犯,為臺灣的治理和開發作出重大貢獻,影響深遠。雍正帝譽其為“治台名將”,擢升其為福建水師提督,賜提督府一座,正門對聯曰:“複鹿耳以崇朝韜略奚似管樂,定東都於七日戎機可比孫吳。

    藍廷珍少年時不甘於窮困,不遠千里投奔已在浙江定海任總兵的族祖藍理麾下,深得藍理信任。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升任定海營把總,又升磐石守備,溫州鎮左標營,在溫州期間,勤於巡邏.多次在南鹿海面上捕獲賊船,威名日盛,滿保巡視里安,恰逢藍廷珍斬賊九十幾人,為之奏聞,晉升為澎湖副將,又擢南澳總兵。康熙六十年,臺灣朱一貴起義,僅幾天就幾乎佔領全島。滿保即保舉藍廷珍總統水陸大軍平定,藍廷珍率部從鹿耳門登陸,經七天征戰,俘獲朱一貴,平定全島,不久,施世驃病逝,藍廷珍奉令署理提督之職,留台處理善後事務。

    臺灣平定後,藍廷珍針對當時制定的劃界遷民政策,多次給滿保寫信,認為:把山地劃為棄土,幾萬戶人如何安置;搬遷耗資數萬,官無從開支,民無濟於事;移民必先耗資開路;一千五百里界牆界壕塹,勞民傷財,恐激起民變;剛經歷了兵亂的百姓,再不堪動盪之苦,一旦遷移,恐不願坐以待斃。再者如劃界遷民,也將斷絕軍需的來源。他主張對臺灣百姓採取教化的辦法,鼓勵開拓,使地盡其利,人盡其力。藍廷珍的意見,被滿保全部接受,並根據他的主張,在諸羅轄地,劃虎尾溪以北至大甲溪,增設彰化縣,溪北至雞籠,設淡水廳以理“番”。之後,藍廷珍又上書阻止了臺灣總兵移鎮澎湖的計畫。

    治台期間,藍廷珍實行保甲制度,設立大鄉總和鄉長,為使防務更加完備,實行團練制度,同時允許縣丞、巡檢各編練鄉壯300名,以補兵源不足,這些兵員,有事則從軍,無事則分散為民,鄉自為守,人自為兵,對臺灣的社會安定,防止外敵侵犯,開拓和發展臺灣的經濟,起了很大的作用。雍正元年,藍廷珍升任福建水師提督,加左都督,雍正八年,死于任上,贈太子少保,諡襄毅,賜祭葬。墓葬位於漳浦縣城東面的火燒埔,(現鹿溪糖廠後,1958年被掘),墓誌為四片黑葉岩組成一盒,用小揩陰刻,曾被縣文化館收藏,可惜的十年浩劫中失落。

    藍廷珍故居于清康熙雍正間建造,也是其孫藍元枚的故居,位於福建省漳浦縣湖西佘族鄉頂壇村新城自然村,府第始建於康熙末年,雍正五年落成,規模龐大,佈局嚴謹。建築群面向東,通面寬5米,縱深86米,占地約6.5畝。對稱的建築群縱向五落,沿中軸線依次為門廳、正堂、後堂、主樓與後廂。左右兩廂為護厝,以“過水廊”相連,構成大四合院套小四合院的格局。四周建築猶如城牆環繞,有院城之稱,因為與趙家堡,詒安堡相鄰,故俗稱“新城”。藍廷珍府第採用閩南地區傳統的建築群落模式,同時又是集同時代閩南地區府第建築之大成,是閩南地區官家府第的傑作。又是府第建築和軍事防禦建築完美結合的典範,其規模宏大,佈局對稱,構思巧妙,工藝手段多樣,木雕,石雕等建築結構反映了閩南地區當時的建築藝術最高水準。列為福建省第五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版權所有:藍麗娜  

2005曇花貝葉草庵製作   微信mingjingt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