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歷史:昔日藍田故事

 

按津門保甲圖繪製的天津城鄉圖中的藍田位置

    藍田者,藍理開墾之田也。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 藍理任天津總兵,他于康熙四十四年(1705)在距天津城南門三裏以外建了個普陀寺,並請僧人湘南做主持,把廟南的大片低窪荒地劃為廟產。後來康熙五十八年時康熙皇帝到了普陀寺御筆寫下“海光寺”的匾額,普陀寺從此就更名為海光寺了。

  藍理是福建人,他把這片低窪荒地開墾成二百多頃稻田,自賀家口開渠引海河水進行灌溉,安置了浙閩農民數十家來耕種,當時人號“小江南”。起初他母親擔心挖溝渠會不會浸泡了別人的塚墓,藍理又實地考查親閱郊原,確認對塚墓無患,他母親才放了心。後人為了紀念藍理之功,稱之為“藍田”。而所開挖的這條河道,已具有賀家口引河的雛形,但並不完整,也沒有命名。

  據《續天津縣誌》卷七所載:“賀家口至佟家樓引河共長八百二十三丈,又接挖至八裏台長五百十三丈。乾隆五年海河疊道案內開挖”。這裏講的乾隆五年開挖,是將賀家口引河自八裏台至賀家口全線貫通。

    賀家口引河位於藍田之南,東起海河岸邊之賀家口,西至衛津河處之八裏台。賀家口有海河疊道,為通往咸水沽、葛詁、大沽之要道,此處開有一門供出入,因位於藍田東南末端故稱東南梢門;八裏台處則為通往小站、靜海之要道,亦開有一門供出入,因在藍田西南末端就叫西南梢門。從現在的地圖上看,東南梢門並不在東南末端,這又為何呢?這是因為賀家口原來臨近海河,1902海河在此裁彎取直,將掛甲寺從河東裁到河西,海河東移所致。

  藍田究竟面積多大?那時自海光寺往南至賀家口,東至海河疊道西至衛津河這塊地均為荒地,其中開墾成稻田的部分是藍田,海光寺住持湘南曾編寫過《海光寺志》,書中“言城南開墾事甚詳”,惜此書已失傳,故藍田具體的四致不清,《續天津縣誌》中寫:“藍理開圍田于城南,河渠圩岸周數十裏”,可見面積極大。  

民國初期的廢牆子河

  藍理到康熙四十五年(1706)升任福建提督離開了天津。到了康熙四十九年,直隸巡撫趙宏夑上了個奏摺,提出將藍理開闢的一百五十頃水田交天津參將藍珠管理,經戶部議後准奏。而自藍珠之後就無人管理,以致“圩坍河淤,數載廢為荒壤”。到了雍正五年,對河道又進行了治理,“做秧池于藍田,營田三十餘頃俱獲豐獲”。雍正六年營田觀察使黃世發自營五頃,當年營田三十八頃九十二畝。另有官民自營田九頃。可見水田己從藍理開墾的二百多頃縮減到不足五十頃。雍正以後雖對賀家口引河多次治理,而營田無人管理,藍田終至荒廢。

  咸豐九年(1859)僧格林沁在天津修建濠牆,咸豐十年(1860)完工,俗稱牆子河,而此時藍田早已荒廢,賀家口引河亦失去排灌作用,人們改稱之為“廢牆子河”。

  時過境遷,到了晚清天津有了九國租界,英法租界又一再擴充,荒廢的藍田已有一部分成了外國租界的擴充地。就連海光寺也被劃入日租界成了日本駐屯軍司令部。

昔日藍田的近日面貌

  民國六年(1917)天津特大水災,天津員警廳長楊以德發現牆子河堤有一定防洪作用,而老西開、英租界的五大道、德租界等地均在牆子河外,為此在災後重建時,他決定將牆子河堤南移到廢牆子河一帶,自八裏台到掛甲寺建成新的防洪圍堤,此時藍田早已不存,西南梢門、東南梢門也鮮為人知了。

  解放前這條廢牆子河已經成了污水河,2000年進行了全面治理,兩岸綠化風景優美,是天津一條新的風景線,統一命名後成為津河的一部分。

來源:新浪博客/老明

 
 
 
 

 

版權所有:藍麗娜  

2005曇花貝葉草庵製作   微信mingjingt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