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理等了半天,不见姑母回来,看姑母家徒四壁,生活也十分困难,于是拿了旧棉被走了,就在漳州城里混过了第一天。
后来他沦落到埔头大庙里,和几个结拜兄弟过着“五人共三条裤”的紧日子。以后加入埔口港的帮派,违禁私宰耕牛,向舶港商船强行摊派什税,赚到钱就到好汉街上挥霍。
所谓;“好汉街”,就是两排背靠背的矮房屋,一排门向新行街,一排门对埔头港,后楼上窗户洞开,江湖好汉们在此活动,倘若官差来抓人,他们只要越过后窗,从另一头逃跑了,好汉街的机关就在这里,迄今遗址还残存着一部分。
有一回,蓝理出事了,官府差役成群来抓他。蓝理见势不妙,“噌”地一下,飞身跃上好汉街的屋顶,沿屋脊轻身奔跑,最后抱一叠瓦片,跃下平地,向埔头港奔去。身后众捕快吆喝追赶,蓝理回身笑嘻嘻地招呼“来吧!到水里玩玩。”说罢,手中撇出一片瓦,他飞身踏上,没等瓦片沉入水中,他又撇出一片,就这样借瓦片之力,使轻功从水面上飞跃过埔头港,众差役无可奈何,只有望水兴叹了。
后来蓝理思过发愤去投军了,在施琅大将军麾下当先锋,在平定台澎的战役中屡建奇功,官至福建提督。蓝理衣锦还乡之日,“种玉堂”下高悬着康熙皇帝御笔题写的匾额“所向无前”和“福”字。两边还有康熙皇帝赞蓝理的御制楹联:
“铜柱海疆曾著绩,铁衣戎略夙知名。”
只见蓝理高踞“种玉堂”主座上,家族中长辈们都鹄立两边,胆颤心惊地侍候着。蓝理叫人抬上两大箱银锭来,一只只大元宝都摆在供案上。
蓝理满面春风地高声说道:“众位族亲,我蓝理当年不肖,长辈们唯恐我辱没家声,今日里,我蓝理衣锦返乡,总算能光宗耀祖了。皇帝恩宠,令‘种玉堂”莲荜增辉,我蓝理肝脑涂地,誓死报效皇恩。对于众族亲,我也知恩必报,案上银锭,聊表心意,只要说出往日于我蓝理有一饭之恩者,即可上前随意领取。”
蓝理说完,这些长辈们只是你看我,我看你大眼瞪小眼,谁也不敢吭一声,堂上静悄悄的,鸦雀无声。静了片刻,这时在下头观看的人群中挤出一个大嫂来,他开声说道“大兄弟,那年,嫂子送一只银簪给你做路费,你还记得吗?”蓝理一看,连忙离座,下来向堂嫂施礼,感谢道:“嫂嫂大恩,蓝理没齿难忘。当年若非嫂嫂半夜来通风报信,蓝理早已沉溺池塘做水鬼了,那能还有今日!”赶快取两大锭元宝相赠。
这时,一位柱着拐杖的老妇人,颤巍巍地颠上前来说;“理仔,那天我塞给你两块大番薯,你还记得吗?”蓝理一看老婶婆还健在,赶紧扶住老人,请她坐下,说:“婶娘,我可想念您呐。那两块番薯可真甜哪,要不填饱肚子,怎有力气逃到漳州去了呢?”也送给两锭大银。
最后一个,是他姑母,刚从漳州赶来,蓝理一见姑母,禁不住热泪盈眶,连忙跪下向姑母请罪道:“不肖侄儿,不念姑母的好心,反起歹意,卷走您的棉被,叫您受饥寒了。”加倍地送四锭大银给姑母。
蓝理对卷走姑母棉被一事,一直感到内疚,所以后来钦赐为蓝理立“勇壮简易,所向无前”的牌坊时,就定点建在姑母家的前面,以显光耀,籍以报答姑母之恩。
蓝理对埔头大庙中“五人三条裤”的生涯也是不会忘记的,他出资修建大庙,还亲自练笔学书法,写下“江汉以濯”四个字,制成匾额,悬挂在大殿上,以表敬仰关夫子之心意。
他还疏浚了埔头港,修建了埔头街,可见他真是个知恩必报的硬汉子,难怪埔头大庙中,人们还给蓝理设置神位,当伽蓝神一样看待。
注:①鲈鳗:鳗鱼。因鳗鱼无鳞难提,比喻歹人难教育。
②歹仔:指不务正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