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理事迹

    提示:蓝理(1649~1720),清朝康熙年间的平乱名将。字义甫,号义山,福建漳浦人。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因“海洋多盗”,蓝理调任定海镇总兵。奉诏建复普陀山寺,工成,撰《重建普陀法雨寺圆通殿疏》。三十七年,聘慈溪裘琏重修《南海普陀山志》二十卷。筹资修复定海祖印寺。四十二年调任天津。官至正一品。
  一、蓝理一生功勋卓著
  蓝理骁勇善战,多次立功。康熙十三年,恰逢耿精忠起兵造反,蓝理被赦免;后来,康亲王杰书统师至浙江,他投奔了康亲王,为乡导,在温州破叛将曾养性,屡立战功。先后升任绿营把总(正六品)、千总(正五品)、守备(正五品)。康熙十五年蓝理随大军进入福建,被朝廷授予建宁游击(从三品)。康熙十七年,他跟随都统赉塔大败海寇于蜈蚣山,收复长泰。清康熙十八年,当上驻守灌口营的参将(正三品)。清康熙二十年,蓝理出任前部先锋后,在厦门训练水师,严肃军纪,严格训练,深得福建水师提督施琅赏识。二十二年,施琅、蓝理率领水师攻打澎湖。于危急关头大吼:“将军勿忧,蓝理在此!”与敌血战至负伤10多处,中炮跌倒,腹破肠出,血透战炮,依然“誓与贼无生还”,将士备受鼓舞,勇猛杀敌,取得澎湖之战的巨大胜利。靖海将军以蓝理裹创血战首功上报。蓝理因战功显赫,被授予参将,加左都督。康熙皇帝也盛赞他“血战破敌,功在首先”。他也因此战更加出名,历代誉为“破肚总兵”,可见他的神勇所在。
  二、蓝理一生受到康熙照察关怀
  康熙二十七年,蓝理上京候任。在赵北口遇到康熙皇帝南巡,康熙皇帝与他谈起当年出征澎湖的情形,并让蓝理解开大衣视其受伤的伤痕,康熙抚摸着伤疤,感叹不已。然后康熙帝下令大加慰劳,授蓝理为陕西神木副将(从二品),特旨赐白金三百两。尚未起行,特授河北宣化府总兵(正二品),挂镇朔将军印。并在漳州城东郊赐蓝理封地,后称“蓝田”。

    康熙四十三年,蓝理以旧伤疾作,请解任。康熙曰:“蓝理勇于军旅,勤劳懋着;自简任总兵,整饬营伍、和辑兵民。览奏,虽旧疾屡作,医治即可痊愈。着照旧供职,不必求罢。”并赐御医诊视。
  四十五年三月,偕直隶巡抚赵宏燮请于直隶所属荒洼田地开垦水田。康熙命蓝理先于天津试垦,冬后奏闻。蓝理于天津开垦水田百五十顷,岁收稻谷,老百姓都称此为“蓝田”。嗣内务府总管黑硕子等奉旨往勘,以蓝理所开垦稻田计百五十顷入奏,报闻。六月,康熙御书“昼锦萱荣”额,赐蓝理其母苏氏。
  四十五年,蓝理59岁,升任福建陆路提督(从一品)。
  四十六年,康熙皇帝南巡,蓝理迎驾于扬州,康熙评价蓝理“蓝某率真”,又给蓝理御书榜文为“勇壮简易”额并衣一袭。四十七年,丁母忧,蓝理奉旨“在任守制”。
  上三代祖宗以蓝理贵,曾祖父蓝孔俯,赠荣禄大夫。祖父蓝德启,赠荣禄大夫。父蓝怀紫,赠荣禄大夫,母苏氏,诰封一品夫人。
  三、蓝理在定海镇总兵任上身体力行
  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因“海洋多盗”,蓝理调任定海镇总兵。时定海刚展复,负山带海,屯重兵,海疆安宁。公通商惠民,地辟货聚,居然一都会矣。理到任后,适朝廷赐金修复普陀山寺庙,命其兼理修复事宜。理自感缺乏修复寺院知识,适潮音从天童寺回山省祖,便请潮音留下主持山事,自己鼎力相助。并命令定海镇三营官兵轮流参加庙庵修复,自己更是身体力行,自始至终参与修复工程。几年后,普济、法雨两寺和积善堂、报本堂、智度庵、南天门、清凉庵和南天门等寺院均修缮一新,蓝理亲自为法雨寺撰写了《重兴普陀法雨寺圆通殿疏》。

蓝理修缮过的普陀山南天门(资料照)


  他还为普陀山的智度庵、积善庵、报本堂、清凉庵等题额。清康熙《南海普陀山志》卷九《精蓝•智度庵》记载:“智度庵,在大智塔右,僧如心创,元吉重建。吉常执事两寺后止息于斯。总戎蓝公颜其室曰‘寄静’”。民国《普陀洛迦新志》卷五《梵刹•积善庵》记载:“积善庵在象王峰天篦石下。明万历间僧应空创,性宝、普镜重修。清康熙间,孙心修(为普济寺副寺,恪诚醇朴,总兵蓝理器重之)劈廊庑,总兵蓝理题额。乾隆间,法雨寺住持仁芳重建。光绪间,双泉庵伪行冡接法承受。民国二年,徒愿孝又大修之。”民国《普陀洛迦新志》卷五《梵刹•报本堂》记载:“报本堂在承恩堂间壁,即西本门献祖祠,创者未详。清十节孙通旭(即潮音和尚)住持前寺之八年(康熙三十六年)集本支改创祠楼二间。派僧广孝相继世守。总兵蓝理额曰:‘四世中兴’(自普贤,历本空、寂庵至通旭,凡四世)。光绪间,释定增建殿楼及东西寮。宣统二年,徒莹照又修建,台太同知梁某求子得验,题额曰‘锡我石麟’。”民国《普陀洛迦新志》卷五《梵刹•清凉庵》记载:“清凉庵在象王身清凉冈天篦石上。明万历间僧真满建。清八世孙通溟同孙源长重修。总兵蓝理题额曰‘木石居’。光绪间,僧定性接法承受,又修建之。”
  他不仅武力出众,而且文武兼备。蓝理在普陀山南天门修复完毕后,登临普陀山书“山海大观”勒石于南天门。又作《登南天门题山海大观于石上有赋》诗一首:“东西门既列,午阙可无开。海不扬波地,山偏尽日雷。钟鸣刁斗静,帆动象电来。何必燕然石,始称汉将才。”
  三十七年,蓝理又请慈溪裘琏来山重修《南海普陀山志》12卷,并为之作序。对恢复、振兴普陀山佛教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蓝理在浙江任职10多年,4次兼掌提督大权。他积极组织垦荒,建筑码头,便利洋船停靠,发展海上贸易;倡修文庙、忠烈祠,重文礼贤,资助乡、会试的士人。兵民相爱,百姓安居乐业。使浙江定海社会安定,经济繁荣。调离定海时,普陀山前后两寺都为他建立生祠。《普陀洛迦山志》记载:“康熙四十年调离定海,留下钢盔佩刀作纪念,山僧建留衣堂贮之,并在前、后二寺建蓝公生祠,后改蓝公祠。”
  四、蓝理一生多次犯错被议罪
  蓝理自幼习武,精通刀、枪、矛、盾等各种兵器。有关志传描述他身材魁梧,膂力绝人,能力举八百斤,足追奔马,还能拽马尾倒行。年少时曾和数十名年轻力壮同乡与横行岱嵩一带的海盗卢质搏杀,并杀死了卢质,收复其众。蓝理到漳州府邀功,哪知漳州府官员反而怀疑蓝理也是盗贼,把他一起治罪,被羁押入狱。此案在《清史稿》卷二百六十一列传四十八有载。
  但蓝理由于性格率直,刚烈倔强,不合于众,虽多次立功,一生中也多次犯错被议罪。有一回甚至被大臣寻奏“(蓝)理霸市抽税,婪赃累万,流毒已极;应斩立决”。康熙因念蓝理旧功诏从宽免死,蓝理才逃过大劫。
  五、蓝理年近古稀再立新功矜全始终
  康熙五十四年,年近古稀的蓝理请军出征平定准噶尔部的叛乱。蓝理率领子国英、国庭、国定、国柱自备资斧,随大军出发。从将军真穆赛出东路,驻二十五台。千里驰骋,效命疆场。师北征,剿策妄阿喇布坦,重赐总兵衔,后赐提督衔,加封左都督禄享官阶正一品。从都统穆尔赛协理北路军务。康熙谕穆赛:“蓝某谙练行间,汝宜亲信,大有裨益。”又云:“蓝某用兵合机宜,久已知之。今驻二十五台,正合朕意。”五十八年平叛功成,蓝理以年老多病奏请致仕,回京养病。
  五十九年(1720),蓝理卒于天津蓝田庄,享年72岁。康熙下旨恢复蓝理“昂帮章京内大臣兼摄左都督,世袭骑都尉,一等伯”等封号。御赐联赞曰:“铜柱海疆曾着绩,铁衣戎略夙知名”。康熙诏除其旗籍,免所追银两,遣其妻、子回籍归葬,葬在漳浦县湖西后溪村干仔埔。消息传到普陀山,僧众们为了纪念他,特地把蓝公生祠改为蓝公祠。
  清光绪李垣辑《国朝耆献类征初编》载盛百二撰《蓝理家传》语:“公固以澎湖之战知名,而开营田以作军食,有营平、武乡之风。虽遭物议,蒙圣明照察,始终矜全;亦亘古所未有。当四十二年扈从行在,赐所射鹿,令弟荆门总兵瑶驰归祭祖,敕建生祠。其提督福建也,特恩封赠三代皆荣禄大夫、一品功加左都督,曾祖妣以下皆一品大夫:并属异数。其他宸翰累褒、赉予优渥列行于状者,未暇悉数焉。”因而在定海西大街蓝家大院台门上,雕有“大夫第”砖额。

清康熙御书“所向无前”匾

 
 
 

 

 


 

版权所有:蓝丽娜

 2005昙花贝叶草庵制作   微信:mingjingtk